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大燕崛起》
三国之大燕崛起

020章海鲜汤饼

“没问题,孟哲先生两个月后来取盐便是。”刘林赞同道。

“子繁先生,不知营州是根据什么标准来收取盐税?”公孙康向刘林问道。

刘林答道:“营州是根据盐田大小来收取税收。”

公孙康询问了刘林许多关于营州盐法的问题,刘林都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

公孙康等人离开盐场后继续沿海岸向东而行,杜若便好奇的向公孙康问道:“主君买那么多盐,莫非是想贩盐?”

公孙康的确是想贩盐,不过他是想贩卖精盐,而不是直接贩卖粗盐,于是他便答道:“是,也不是。”

杜若闻言不禁挠头疑惑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是,也不是?”

“两个月后你就知道了。”公孙康卖了一个关子。

杜若还想继续追问,这时车厢外的卓宝突然开口向公孙康询问道:“明公接下来可是要去牟平?”

“对。”公孙康答道。

“明公若是要去牟平,臣就得加快速度了,否则天黑前就到不了牟平了。”

“那就快些赶路吧,不要耽误了进城。”

“诺,明公坐稳了。

日落前夕,卓宝赶在了牟平城门关闭之前将马车驶入了牟平城。

“沈什长去打听下旅舍在何处。”公孙康对马车旁正牵着马跟随的沈方吩咐道。

“诺。”沈方领命后将马交给了唐进,然后便去向路人询问旅舍位置去了。

沈方打听到旅舍位置后,便领着卓宝驾驶马车来到了一家名叫赵新旅舍的旅舍院内。

公孙康走进旅舍后,便对旅舍掌柜说道:“店家,要四个房间。”

“诺。”店家高兴的应道。

公孙康准备自己睡一间,让杜若睡一觉,让卓宝和四名亲兵分睡两间。

公孙康等人在旅舍吃过晚饭后,公孙康回到了房间,杜若跟着公孙康进入了房间,而沈方和唐进则守在了公孙康房门外。

公孙康起初没有注意到沈方和唐进守在他的房间门外,当他在杜若的服侍下洗漱后方才发现。

公孙康随即说道:“杜若、沈方、唐进,时辰不早了,你们都回房休息吧。”

杜若随即告退离开了,而沈方却说道:“明公请允许我们四人轮流守在门外。”

公孙康的内心其实还是有些对这个时代的安全不放心,如果有人守在门外他的确可以睡的更安心。

公孙康本来觉得让沈方他们熬夜守在门外有些不人道,不过在沈方坚持要守在门外后他便想通了,毕竟沈方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再怎么说他也是堂堂一州之长,有警卫值夜护卫安全也是应该的。

次日,公孙康在旅舍吃过早饭后便带着杜若和四名亲兵逛牟平城去了,卓宝留在了旅舍看管行李。

牟平县因位于牟山之阳,且地势平广,故名牟平。

牟平城比黄城要小上一圈,城内繁华程度也不及黄城,公孙康等人半天不到便把牟平城逛了一圈。

公孙康准备明天去之罘山转转,因为他知道当年秦始皇曾三次登上之罘山,因此公孙康也想去之罘山看一看。

公孙康回到旅舍吃过午饭后便睡了一个午觉,当他睡醒后又该吃晚饭了。

公孙康感觉肚子不太饿,所以不太想吃东西,不过他又担心半夜肚子饿,于是便想简单吃点东西。

公孙康突然想吃海鲜面,于是便对杜若吩咐道:“杜若,让店家帮我煮一份汤饼,少煮一些,要加一些海味。”

“诺。”杜若领命而去。

汤饼其实就是和面片类似的食物,并不是饼状食物,这个时代将所有的面食都被称作饼。

不一会儿杜若便将煮好的海鲜汤饼端到了公孙康面前,公孙康尝了一口汤饼,虽然这个时代的调味料没有公孙康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丰富,但海鲜自带鲜味,即使不加调味料也很好吃。

公孙康虽然不太饿,但还是将一小盆汤饼吃完了。

公孙康虽然吃了和面条类似的汤饼,但毕竟汤饼和面条还是有所不同,因此公孙康的心里还在想着面条的味道。

公孙康不禁想到:改天我一定要做一碗真正的面条来吃,那样才能解馋。

公孙康吃完饭后便准备在院子里散散步、消消食,他又觉得一个人散步有点无聊,于是便叫上了杜若。

散步途中,公孙康突然对杜若的身世产生了好奇,于是便问道:“杜若,你家在何处?”

“妾本齐国人。”杜若答道。

公孙康又问道:“那你怎么会来到营州?又怎么会在柳毅府中为婢?”

“前些年,妾的两位兄长都被黄巾贼裹挟而去,从此杳无音信。去年妾之父为避战乱,带着妾之母和妾东逃,结果在途中妾之父突然病逝。

妾之父病逝后,妾之母继续带着妾东逃,谁知我们在途中又遇到了盗匪,妾之母被歹人杀害,妾幸得长吏搭救,才未落入贼手。

长吏得知妾的遭遇后,便收留妾在府中为婢。”杜若哽咽着说道。

公孙康闻言不禁动容,他没想到杜若的身世竟然如此可怜,于是他急忙歉意的说道:“杜若,对不起,我不该提起你的伤心事。”

杜若一听公孙康在向她道歉,立刻惊讶的看向了公孙康。

杜若随即诚惶诚恐的说道:“妾不过是婢女,主君怎能向妾道歉?”

公孙康微微一笑,转移话题道:“杜若,你可知秋兰的身世?”

杜若答道:“我只知道秋兰曾是东莱太守之婢,后来长吏为营州刺史时将秋兰留在了府中。”

公孙康和杜若围着院子转了几圈后,公孙康便洗了个澡,然后睡下了。

六月初十。

公孙康吃过早饭后便乘车出发了,卓宝将马车驾驶到之罘山下便停了下来。

公孙康留下黄新、邓复与卓宝一起看守马车,带着杜若、沈方和唐进一起登之罘山。

之罘山仅山南中部有数里宽的一条狭长平地与大陆相接,因此也可称之为岛。

之罘山平均海拔只有三十余丈,并不算太高。

阅读三国之大燕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