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第 50 章 迎检

县衙,当代政府部门办公场所。前世电视剧里一出现县衙除了知县就是排成一排的衙役,顶多多个师爷。其实除了这些常在判案时露脸的,还有县丞、主簿、典史、巡检、驿丞等大大小小十几位官员。还有前面那些官员养的十几号帮闲。

郑主簿是知县心腹,管一县粮税。虽不说日理万机,但也是挺繁忙的。粮还未收完,更不说各种税账。

江德柱两兄弟在衙门里等了好大一会儿才见到郑主簿。待江德梁表明意思后,郑主簿紧皱的眉头松散许多:“你们种的早?我说呢,我上次拿回来的那些还没结穗呢。既是如此,那就明日吧。”

又说了两句闲话,江德梁觑着郑主簿的神色扯了个理由退下。

回家已是傍晚,家里得了信又是一阵兵荒马乱。村里也是,里正那边很快也知道了,直接就过来了。

江橙家的小院子里摆满了灯烛,亮堂极了。

这还是江橙家的院子里头一次灯火通明,比过年时候都热闹。关系好的那几家不用请自己都过来帮忙了,江英家当然也来了。

抠玉米粒的抠玉米,碾玉米的碾玉米,舂米的舂米,发面的发面,还有在屋里帮着洒扫的。

边做活边七嘴八舌的讨论。

“也不知道够不够,明天来多少人?”

“不知道,上次来了三个人,多准备点不碍事。”

“中午也在村里吃饭吧,我们家的老母鸡可肥了,柱子,明日我给你提过来。”

“哎,我们家菜地里结的黄瓜可水灵了,明日一早我也摘了拿过来。”

……

一直到月上枝头,人们慢慢散去。里正仔细叮嘱又叮嘱才不放心的离开,他明日得在镇上等着。

天还没大亮,江橙就被老娘叫醒了,还给她拿了一身干净衣服:“快起来吧,已经有人来帮忙了。”

江橙都无语了,大清早的,才几点啊,至于吗?太兴奋了都。从县城来这儿就是骑马也得大半个时辰呢。

急急忙忙做了一锅饭,家里人还有帮忙的三两口吃完就开始继续紧张。

搬粮食,清堂屋,看的邻居的婆娘们眼逐渐变红。

“柱子两兄弟可真能干。”

“谁家有这么多粮食啊?”

“他们家还有个铺子呢,镇上还有宅子呢。”

“啧啧啧,这么能干日子咋能不红火。”

“不行,下一年跟着他们家种,他们种啥咱也种啥。不说吃肉了,跟着喝汤也行。”

更有心的都已经把眼睛放到了被江德梁喊回来的两兄弟身上了,远山远水好像还没定亲。自己娘家侄女能议亲了……

巳时左右,众人盼望的县城贵人就到了。

来的人比想象中的多,为首之人正是郑主簿。同村民们简单寒暄之后,郑主簿就示意江德梁带路去玉米地。

大部分村民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处理玉米,正好趁着凑这个热闹的机会学习一下。

幸亏这时候民风尚算淳朴,没人打他们这点余留的主意。

江德柱:并不,他们怕有毒不敢碰。

江德梁给大人们演示如何操作之后,剩下的就留给诸位大人们玩。

掰下来玉米后,江德柱又给诸位大人演示剥玉米叶子和绑玉米。

江德梁适时开口:“大人,湿玉米粒不好下手。还请大人移步寒舍,小人再给大人们说说别的。”

就这一句话,昨天晚上同两个侄子演练了许多遍,“寒舍”一词也是昨夜才学的。

一路引着郑主簿一行到了家,干干净净的院子映入眼帘,村长在后头制止看热闹的村民进入。

又不是在地里,空旷的很。这么多人都进来,院子里站的下吗?

江德梁先给郑主簿介绍两个侄子:“大人,这是我大哥的两个儿子,平日在学堂念书。”

“小民见过大人。”远山远水两人并未考试,所以连生都称不上,跟着长辈们自称“小民”。

郑主簿表现出恰当好处的诧异,随口问了几个问题,远山远水口齿清晰,不卑不亢的回答取悦了郑主簿,毫不吝啬的赞了两个少年。

“读了几年就有这样的见识,可见平日是下了功夫的。在家里做过活没?”

“做过。”两人答道。

“这些会不会?”郑主簿指着院子里装着玉米棒子的箩筐。

“会。”

于是解说工作就交给了两兄弟。江德梁两兄弟对视一眼,彼此都是笑意。

江远山坐到小凳子上边说边给给众人演示了如何将玉米粒从玉米棒上弄下来:“先用手抠出一部分出来,不用多,三五个就可以,再这样。有的玉米,晒的干,手一搓就搓下来很多。”

察觉到郑主簿感兴趣,江远水从筐里摸出来一个,双手捧给郑主簿:“大人不如试一试。”

郑主簿笑着接过,学着远山的样子,掰了几粒,用手一试,果然很容易。然后便把玉米递给后面同样跃跃欲试的下属。能跟着来的都是心腹,差不多跟他一样关心稼穑。

江远山又带着众人走向碾子:“大人,这玉米粒有两种吃法,一种煮了吃,一种磨成粉掺进面粉里做馒头,面条吃。”

说着就和兄弟配合着展示如何碾玉米糁。郑主簿上手摸了摸碾成粉的玉米,不像面粉那样细腻,粗糙的很。

便提了问题:“做成吃的口感怎样?”

“做成馒头之类的得吃热的,凉的吃着硬。做成汤挺好喝。大人要不要尝尝,锅里有现成的。”

“善。”郑主簿极为满意,他没看错这家人,办事妥帖。

江王氏将蒸笼里的窝头,玉米馒头,还有做的玉米菜饼取出来,按照江橙的指导,用刀切成块,又照原样摆进盘子里。至于玉米糊,给坐在桌子边的每人盛了一小碗。最后又将各种面食装了一小篮子,也呈到众人面前,喜欢的可以多吃点。

玉米有饱腹感,本来就没到晌,诸人也就把每样都尝了点,竟然觉得有些饱。

也许是新鲜,众人纷纷夸赞:“吃着确实不错。”

“味道不赖。”

“你们也胆大,敢种。换了别人遇见那货郎也不一定敢买。”郑主簿心情愉悦,又夸起来。

此言一出,其余人纷纷附和。

“可不是。”

“只怕那货郎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要是知道,别处早就有了。还是江家人慧眼识珠,也是大人教化有方。”

……

这彩虹屁强行吹的,江橙在厨房里听的都尴尬了。

郑主簿当场提出让他们留些玉米当种子,以便来年推广。

江橙捂脸:铺子这是要开始卖种子了?搞得像网络游戏里面的店铺一样,有啥卖啥…

“大人,旱稻前些日子也熟了,忙的没走开。您要不要看看?”江德梁趁气氛正好,又提出旱稻。

“看看。”

江德柱赶紧呈上早就准备好的一筐稻谷,一筐大米。

郑主簿伸手抓了一把谷子摸、看、闻,又抓了一把大米,做了同样的动作。评价道:“模样确实同南方那边产的不一样。舂出来的米看着也不错,吃起来怎样?”

早就知道蒸有米饭的里正适时提议:“午时了,大人用饭吧,正好尝尝旱稻好不好吃。”

这么快?许多人都朝墙角的滴漏看去。

堂屋里面说话的时候,就有人跑出去,厨房里的人也在忙活盛米饭。

饭未至,浓郁的肉香先飘进每个人的鼻子里。得郑主簿厚爱坐在桌子上的江远山和江远水听见好几个人在咽口水。

香味越飘越近,一大盆鸡肉呈上来摆在桌上。江橙家里的锅不够用,焖鸡是江王氏借了隔壁的锅做的。

女眷们陆陆续续将拌好的凉菜与米饭、酒一一捧到桌上,接着厨房里就响起了哗啦啦的炒菜声。

“吃吧。”郑主簿拿起筷子,招呼众人动筷。

想了想,江德梁出声提醒:“肉里放了我们家种的一种调料,比较辣。”要不然把某位贵人呛的咳嗽不停,那就得罪人了。

“辣?”

那是什么?

想是这样想,但有了心理准备,众人没出现吃一口就被呛的情况。江家四个男人都松了口气。

其余人讨论起来。

“嘶,好像听谁说过来着。”

“挺好吃。”

“真不错。”

“下酒。”

“下饭。”

“凉拌黄瓜吃着也挺好,咦,这边的黄瓜放辣了?”

“我说呢,拌黄瓜中间还有个界限。”

郑主簿还记得正事:“米不错。”

之后就问起了辣椒。

酒足饭饱之后,郑主簿挺认真的要买橙子家的辣椒籽。

“大人要,回头我给大人送去就行。”江德梁毕恭毕敬的说。

之后郑主簿便挥退众人同村长和里正悄声谈起正事:“旱稻和玉米你们明年多让人种点,慢慢推广开,咱们县的人都能吃上饱饭了。”

里正同村长频频点头。

郑主簿忍不住想到之前送到府上的草莓,西红柿,还有秋天会成熟的红薯。忍不住感慨这家人好福气,好能耐。

想到此处,便交代里正:“明日你去衙门里拿个条子,把青阳镇和江家村的路修整修整。”

里正闻言一愣,郑主簿却没多说,走出门外。

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