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第 51 章 主簿效应

郑主簿多次住在江家的事很快传遍十里八乡,这一次点拨两兄弟的事更是被传的沸沸扬扬。

之后就不得了了。

打那天起,全镇的媒婆都开始打听江家村怎么走。知道怎么走的已经戴着花捏着帕子扭着腰上门了。

对江王氏来说这些媒婆简直就是在她瞌睡来了时送枕头的。贴心极了,她最近正没事琢磨给他两个儿子看媳妇儿呢。

于是铺子也不管了,托给了妯娌。烧了茶水一心一意的在家听媒婆们介绍满镇的适龄姑娘们。

那架势,简直了。

江橙烦透了,就算白天躲过,晚上也要被老母亲拉着讨论她满意的姑娘们。

“橙子,镇上刘员外的侄女你见过没,长的如何?媒婆说她长的貌美如花,温良敦厚。”

……

江橙无奈,说好的不与女儿家说婚姻之事呢?

确实如花一般圆润,确实吨厚。

“闺女,今天李媒婆说的这家是镇北头那家杂货铺的姑娘,模样周正,个子高,还有一手好女红。”

这个江橙知道,媒婆说的属实。但是她听过一些关于这姑娘的事。

“这个不好,娘你不用考虑。”

“闺女,今天王媒婆说的是个秀才家的女儿,模样清秀,跟着老秀才学过字念过书,又文静又秀气。你觉得你大哥会不会喜欢。”

“娘,你同我大哥商量吧。我又不是大哥,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

“呀,你也觉得可以?行,我去问问你大哥。”江王氏喜滋滋的走了。

不是,我哪句话说我觉得可以了?娘你回来!

第二日早上,江王氏垂头丧气的从镇上的宅子里回来后就把来访的媒婆谢绝了。江橙看的稀奇,等人走了赶紧抽个空打听。

“你大哥说他无心成家就把我赶出书房了。还是你二哥后来同我说老大快考试了,根本没心思。”江王氏越说越失落。

“我想着,他肯定能考过。再给他把亲事定下来到时候不就双喜临门了吗?”

江橙无法对江王氏的一番母爱作出评价。

“唉,算了。一会儿再有人来就说我不在家,我去躺会儿。”江王氏揉了揉眉心,去卧房了。

江德柱从地里忙完回来发现媳妇儿躺在床上还以为病了,直接急了。等知晓之后又勃然大怒:“这小兔崽子翻了天了。这事儿轮得到他自己做主?”

小鳖娃翅膀硬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江橙目瞪口呆的看着老爹气冲冲的走远才反应过来那人是他们那平日里一声不吭的老爹。

我,艹(一种植物)。

当天晚上,两个“小鳖娃”就被他们老子从镇上喊回来哄人。

哦嘁,单身狗江橙受到一万点暴击。她老娘早就不气了好么。

……

江记小店的辣椒一夜之间火爆起来。

这天早上,江王氏如往常一样开门,刚洒扫完,客人就来了。

“掌柜的,听说你们家卖辣椒酱?”

“卖。”江橙从柜台后面站起来。

“是这家,我认识‘江’字。”

客人立在门外高声问:“有辣椒酱卖没?”

“有,要多少?”

江橙这一回答,呼啦啦进来好几个人。都是要买辣椒的。

结合这些人的口音,江橙一琢磨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算算时间,应该是送给郑主簿一行人的辣椒和辣椒酱给他们带来的效应。

前世有广告效应,这儿现在还没有,但有上流效应,高层效应。这个年代的马屁精简直不要太多,主簿大人喜欢的东西肯定好,没见过归没见过,大人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我用实际证明!

一打听有卖的,那不更简单了?

去,给老爷(少爷、大哥)我买回来!老爷(少爷、大哥)我要成为第一个买到的人!

高质量追星.JPG。

橙子家和英子家两块地里结的都赶不上卖的量了!

“叮,恭喜宿主完成一项任务,奖励一百积分。”

才一百积分,江橙已经懒得理系统了。

自己多少章没出场心里没数?

系统:好气,但我忍住不哭。等她下次使用仓库的时候就让这个女人跪下唱征服!

但在铺子里帮忙的何遇明显发现江橙忽然咧嘴笑起来,开心的不得了。

何遇在铺子里这事要从江橙天天装辣椒卖辣椒说起,一双眼睛都被辣的泪汪汪的。有一天何遇进店吃(看)饭(人),还以为小姑娘被欺负了。

心疼的不得了,又急又难受。明明记得自己是会说话的,可是怎么越想说越说不出来。

还好江橙能懂他要表达的意思,解释了:“辣椒辣出来的。”

于是何遇就不走了,留在铺子里帮忙。每日都来,忙到下半晌才回去。

江王氏心疼了,不让他来他也听不进去,天天雷打不动的来。

于是将何遇带回宅子里,交给从私塾回来的两个儿子:“何遇这孩子怕你妹妹们被辣椒辣的不好看,这几天一直在咱家铺子里帮忙。晚上让他睡家里,你们晚上照应着他。”

又想了想说:“不行,要不咱们也住镇上不回去了?”最后一句问橙子的。

江橙毫不客气的提醒:“娘,咱们得回去拿货。”

……

里正在自家屋里琢磨了好几天没琢磨明白郑主簿那句话的意思。写的条令他是拿回来了,现在就等着秋收后征调人手。

但是办事前得先弄明白大人意思,这没明白就贸然开工,万一办的不好就完了。

“是修江家村到青阳镇的路,

还是修镇上的路,江家村村里的路。

还是修镇上到县里,江家村到镇上。”

所幸还有一两个月,慢慢琢磨。

“当家的,咱家的辣椒酱吃完了。你从哪儿拿回来的,再去拿几罐。”里正媳妇儿过来朝他提要求。

住在镇上,她当然听说了街上这几天最火的一家铺子。管它火不火,反正她不花钱买。当家的做了这么多年里正,家里什么时候需要花钱买东西了?

“哦,知道了。”

里正记得江德梁说过他家有间铺子,在哪儿来着?里正努力想了一会想起来了,慢悠悠的往铺子那边走。

“哟,生意还不错呢。怪不得江德梁交税的时候从未含糊,嗯,下一次找个理由多要点。”心里琢磨着,里正步子不自觉迈的更大了。

……

典史的随从?怎么回事,一搬物件不管是典史要买还是随从买,不都是跟人打声招呼就行?今儿是日头打西边出来了?

还是别的?里正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谨慎的往外挪挪。

先打听打听。

咦,那是县城方大户家的管家?那是?银楼的掌柜?

这江家莫不是有旁的身份?不可能啊,他是里正,有重要关系的家户他门清儿。

“大人都是派人来买的。”典史的随从很给面子。

里正一个机灵,终于反应过来大人的意思。同那位随从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去。

回家拿钱啊,不拿钱买什么辣椒?

里正都不敢欺,其余人更不敢打橙子家小店坏主意。

江记小店就这样在江家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莫名其妙的保护起来。

……

郑主簿带来的最后一个近期效应就是村民争先去江橙家购买玉米。

“买点做种子,我们明年也种。”

“我家也种!我看长起来以后地里的草都不用薅,多省事呐。”

江德柱忙解释:“前面得薅的,不薅苗长不高。”

“柱子,听说可以种麦茬地里?”

“可以。”

“那我也要。”

江德柱看着熟悉们的邻居,紧张的差点同意了。得亏他关键时刻想起来闺女曾经叮嘱他的话:“别动玉米,我还有别的用。”

“不急这一会儿,我们还要挑挑。等挑好了再说。”胡乱编完理由,江德柱忍不住为自己的急智感到得意。

江橙回家以后,老父亲将白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同江橙说了。

“爹,有多少家?咱家现在的玉米数量有限。”

“十几家吧。”江德柱不确定的说。

“十九家。”坐在上位的老太太慢慢嚼完嘴里的菜,插入父女二人的谈话。

“要是只有这几家还好。咱们村里可有三十多家。到时候怎么分?”江橙有些担忧。

“更不用说咱家的亲戚们。”

“肯定得给亲戚们留点。”江德柱一副那还用说的表情。

“就是,就算咱们还有秋玉米,就算最后量够分,那怎么卖?按斤还是按个?一斤多少钱?一个多少钱?咱都得提前定下来。”

江德柱想起自家一个几文钱的草莓和西红柿,打了个颤儿:“都是种了自家吃的,别按个卖。”

太高了村里人会把他们一家给骂死。

江橙本来就没有那样丧心病狂的想法,没好气的问:“那按斤爹打算收多少钱?”

一桌子大人讨论半天,定下来一个大人们都觉得合适的价。

一斤十文钱。

江橙一口否决:“太便宜了。说不定转手就卖给别人了。”

一斤有多粒来着?

前世一小蛇皮袋都快一百了。更何况物种稀缺的现在了。

又讨论一阵,大家同意一斤卖三十文。于是这些玉米就以种子的身份被卖出去了。

至于没买到的,江橙也给了别的承诺。

卖粮食籽是真赚钱。比她最开始预想的什么窝头菜饼强多了。

又快又赚!

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